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孔子学院环保中文课程受追捧 双语人才赋能绿色合作

刘老师 阅读:19 2018-09-07 03:23:49 评论:0

 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孔子学院的 VR 环保实验室里,工程师埃里克正通过虚拟设备模拟中国光伏电站运维,教师王玥用瑞典语讲解 “碳减排”“新能源” 等中文术语;互动课堂上,学员分组用中文讨论 “垃圾分类方案”,白板上贴满瑞中对照的环保词汇。该校孔院聚焦绿色发展需求,打造 “中文 + 环保科技” 特色模式,成为中瑞生态合作语言纽带。

  “中瑞在新能源、循环经济领域合作项目超 150 个,但仅 15% 的瑞典环保从业者能使用中文交流。” 孔院中方院长李然介绍,联合清华大学、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开发 “环保中文系列课程”,涵盖《可再生能源术语》《环境监测报告读写》等模块,教材收录 800 余个专业词汇,采用 “案例分析 + 设备实操” 教学。2024 年培训企业员工 580 余人,410 人参与 HSK 商务考试,通过率达 92%。

  HSK 考试与职业发展深度绑定。在孔院设立 “环保专项考点”,推出 “考试达标 + 绿色研修” 激励机制,2024 年考生中 70% 来自沃尔沃、宜家等企业,通过 HSK5 级者可获中瑞联合环保项目参与资格。环保工程师埃里克通过考试后,加入中瑞碳捕获合作项目:“以前看中文环保标准要靠翻译,现在能直接和中国专家讨论技术参数,效率提升太多了。”

  教师团队兼具专业与语言背景。14 名教师中 9 人拥有环境科学学位,中方教师张磊曾参与中国碳中和项目,开发的 “环保词汇记忆口诀” 被纳入北欧孔院资源库;本土教师安娜擅长将瑞典环保理念与中文教学结合,讲解 “循环经济” 时对比中瑞实践案例。建立 “中瑞环保教师联盟”,每月开展线上教研会,产出标准化教案 35 套。

  特色活动搭建绿色交流平台。每年举办 “中瑞环保中文论坛”,2024 年吸引 70 余家企业参与,达成合作意向 2.2 亿欧元;开设 “中国绿色技术体验馆”,展示光伏板、储能设备等模型,年均接待访客 1.2 万人次。加入 “欧洲环保孔院联盟”,与丹麦、挪威孔院共享教学资源。李然透露,2025 年将新增 “碳交易中文课程”,适配全球低碳发展需求。


本文 孔子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hudong.kongzi.edu.pl/post/3108.html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孔子学院中文网